茶保健 - 消炎、灭菌、抗病毒
早在唐宋年间,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业已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对有害细菌[包括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o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a)、黄色弧菌(V.fluvialis)、副溶血弧菌(V.parachaemolytic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嗜水气单孢菌嗜水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肉毒杆菌(Clostrium botalinum)等]具有杀菌和制菌作用。茶的这种杀菌和制菌作用比咖啡强。不同的茶类对不同的细菌表现不同的作用。如对金色葡萄球菌,红茶和普洱茶的作用比绿茶强,对霍乱弧菌则绿茶的效果优于红茶和普洱茶,但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则普洱茶比绿茶、红茶强。正是一方面由于茶具有改善肠道细菌结构、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对许多肠道有害细菌具有杀菌和生长抑制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用饮茶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医学界科学家测定结果表明,茶叶煎汁对抑制痢疾菌的效果和黄连不相上下,远较盐酸小檗碱强。前苏联在医院临床上广泛采用绿茶治疗肠道痢疾,在服用后2~3天痢疾菌即被抑制,在5~10天内可完全恢复,半年后再进行检查发现仍呈阴性反应。我国古代医书中也有许多用茶复配成的治痢疾、霍乱的方剂。研究还发现茶叶中的有效组分对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黄色葡萄球菌的毒素有拮抗作用。
除了病原细菌外,茶叶对引起人体皮肤病的多种病原真菌(如头部白癣、班状水泡白癣、汗泡状白癣和顽癣等寄生性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培养基中加入1.25%茶叶提取液可完全抑制须发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和红癣菌(T.rubrum)的生长。茶叶中的提取物还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抑菌效果。
除了真菌、细菌外,茶叶中的有效组分对病毒的抑制效果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日本Nakayama M.等和美国的Gilbert B.E.等发现红茶提取液在活体外可抑制流感病毒A、B对犬肾细胞的侵染,其机理是抑制病毒吸附在细胞上,而不是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活体外实验表明,0.5~9.4毫克/千克·天的剂量口喂可以降低因流感B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并建议用儿茶素气雾剂来处理感冒患者。瑞士的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EC50为28微克分子浓度。我国张国营等报道了红茶和青茶茶汤在80毫克/毫升浓度时可完全抑制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人轮状病毒。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来引起人们恐惧的一种病毒病。它是由HIV-逆转录病毒引起。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有效组分,特别是ECG和EGCG即使在0.01~0.02微克/毫升的低浓度下对该病毒具有强抑制效应。它的抑制活性甚至和一种公认具有强抑制活性的AETTP的活性相近。进一步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此外,茶叶中的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而肾上腺素的增加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透性,减少血液渗出,同时对发炎因子组胺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属于激素型的消炎作用。茶黄烷醇类化合物本身还具有直接的消炎效果。因此在古代,我国民间就有用茶叶汁处理伤口,以防止伤口发炎的做法。
除了病原细菌外,茶叶对引起人体皮肤病的多种病原真菌(如头部白癣、班状水泡白癣、汗泡状白癣和顽癣等寄生性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培养基中加入1.25%茶叶提取液可完全抑制须发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和红癣菌(T.rubrum)的生长。茶叶中的提取物还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抑菌效果。
除了真菌、细菌外,茶叶中的有效组分对病毒的抑制效果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日本Nakayama M.等和美国的Gilbert B.E.等发现红茶提取液在活体外可抑制流感病毒A、B对犬肾细胞的侵染,其机理是抑制病毒吸附在细胞上,而不是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活体外实验表明,0.5~9.4毫克/千克·天的剂量口喂可以降低因流感B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并建议用儿茶素气雾剂来处理感冒患者。瑞士的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EC50为28微克分子浓度。我国张国营等报道了红茶和青茶茶汤在80毫克/毫升浓度时可完全抑制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人轮状病毒。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来引起人们恐惧的一种病毒病。它是由HIV-逆转录病毒引起。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有效组分,特别是ECG和EGCG即使在0.01~0.02微克/毫升的低浓度下对该病毒具有强抑制效应。它的抑制活性甚至和一种公认具有强抑制活性的AETTP的活性相近。进一步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此外,茶叶中的黄烷醇类化合物能促进肾上腺体的活动,而肾上腺素的增加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透性,减少血液渗出,同时对发炎因子组胺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属于激素型的消炎作用。茶黄烷醇类化合物本身还具有直接的消炎效果。因此在古代,我国民间就有用茶叶汁处理伤口,以防止伤口发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