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保健 - 降血压、降血糖
高血压是城市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且高血压与高血脂和肥胖症往往密切相关。人的高血压病90%以上是属本态性高血压和由肾脏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它的形成机制是受肾素-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类物质所控制,由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将不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C位末端的二肽(组氨酸-亮氨酸)切断,变为具有强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II。因此抑制ACE活性的化合物也具有降压的效果。早在1987年日本科学家就发现茶叶中的EGCG和茶黄素(游离茶黄素、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茶黄素二没食子酸酯)对ACE酶均具显著抑制效应。EGCG对血管紧张素II的50%抑制浓度为90微克分子浓度,ECG为1400微克分子浓度,茶黄素为400微克分子浓度,茶黄素3,3'-二没食子酸酯的效果最好,50%抑制浓度为35微克分子浓度。此外,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类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径,这样由于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前苏联的科学家认为这种活性和邻-二羟基苯基团有关,他们统称之为“维生素P群”,但这种命名方法并未被国际承认。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钠盐的吸收,而茶叶不同于咖啡,钠元素含量甚微。研究还开发茶叶在嫌气条件下加工可以使形成大量的Y-氨基丁酸,其含量由一般茶叶加工法的30毫克%增至200毫克%,对降血压有明显效果,并由此开发成了一种降血压的新茶-Gabaron茶。这种降压茶在我国台湾省和日本都已开发成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前苏联资料报道,绿茶对易致中风和血管淤塞的人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使血管壁保持弹性,消除脉管痉挛,提高了防止血管破裂的功能。在前苏联临床中证明,用高浓度儿茶素作为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头痛和耳的杂音。据马拉维资料报道,茶能预防老年性毛细血管变脆,治疗痔疮、月经过多等出血性疾病。此外,茶还可以预防,甚至消除不严重的溢血,如黏液膜和牙床的出血。在前苏联应用浓绿茶治疗肠胃道和脑部严重溢血以及老年人微血管变脆。用儿茶素作为降低血压的药物在前苏联已经得到临床应用。澳大利亚医学研究所近年对218名70岁以上的妇女进行了饮茶对血压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饮茶多的妇女血压低,每天饮茶525毫升的妇女,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明显下降。每天饮茶250毫升的妇女,舒张压平均下降0.9(0.7~1.7)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2(0.8~3.6)毫米汞柱。
糖尿病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I型(胰岛素依存型)和II型(非胰岛素依存型)。不论是哪一型的患者,都具有高血糖症状。茶对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早在1935年日本京都大学蓑和田博士即证明抹茶对糖尿病有疗效。我国传统医学的处方中就有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用以治疗糖尿病的。如绿茶罗汉果汤、绿茶玉米须汤、绿茶石斛汤等均报道可降血糖和配合西药进行糖尿病的治疗。现代的医学研究也证明,茶叶中的EGCG儿茶素和二苯胺以及多糖类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据报道,每千克体重喂食500毫克剂量的EGCG-氢氧化铝复合物,或每千克体重10毫克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二苯胺,对降低供试动物体内血糖效果和常用的降血糖药物-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的效果相仿,甚至超过其效果。最近日本科学家从茶叶中提取出一种水溶性多糖化合物(其中包括阿拉伯糖、核糖、葡萄糖),进行了1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连续6周服用茶多糖化合物,患者的血糖值、血清TC值、尿中CPR值、尿糖值等化验指标和其他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该研究已在1989年获得成功。虽然效果比对照糖尿病治疗药物 Buformin差,但明显优于对照。
糖尿病也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它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I型(胰岛素依存型)和II型(非胰岛素依存型)。不论是哪一型的患者,都具有高血糖症状。茶对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早在1935年日本京都大学蓑和田博士即证明抹茶对糖尿病有疗效。我国传统医学的处方中就有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用以治疗糖尿病的。如绿茶罗汉果汤、绿茶玉米须汤、绿茶石斛汤等均报道可降血糖和配合西药进行糖尿病的治疗。现代的医学研究也证明,茶叶中的EGCG儿茶素和二苯胺以及多糖类化合物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据报道,每千克体重喂食500毫克剂量的EGCG-氢氧化铝复合物,或每千克体重10毫克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二苯胺,对降低供试动物体内血糖效果和常用的降血糖药物-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的效果相仿,甚至超过其效果。最近日本科学家从茶叶中提取出一种水溶性多糖化合物(其中包括阿拉伯糖、核糖、葡萄糖),进行了1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连续6周服用茶多糖化合物,患者的血糖值、血清TC值、尿中CPR值、尿糖值等化验指标和其他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该研究已在1989年获得成功。虽然效果比对照糖尿病治疗药物 Buformin差,但明显优于对照。